嚴選香港收息股2022

美息再向上,港股繼續西,經過一輪調整,收息股亦去到一個新的平衡點,股價暫時可喘息一下,本文會集中討論四大收息股,而大致上可將四股再分兩類,香港電訊(6823)及中信國際電訊(1883)是穩健型,長江基建(1038)及領展(0823)就有較大風險,所謂的風險,是指能否保持股息按年遞增這個金漆招牌。

恒指今年累跌28%,若計及除息因素,回報是跌25.3%,長江基建及領展分別跌28.5%及23.4%,計埋收取的股息,回報分別是跌24.9%及21.7%,香港電訊及中信國際電訊股價就跌13%及9.9%,計埋股息就分別跌7%及2%。若以股息率看,現時長建是6.9%,領展是5.92%,香港電訊是8.03%,中信國際電訊是9.66%。從歷史數據去看,自2015年底起,長建的股息率最低見過2.59%,領展低見2.61%,長江基建股價最強時係2016年,領展股價在2019年見頂,都是股息率最低之時。

兩者的業務,都是穩健中有增加前景,所以即使股息率偏低,仍然廣受投資者愛戴,諗住賺息又賺價無難度,但最近一年香港經濟及樓市如此疲弱,究竟施政報告的新措施能否助香港脫困,暫時未知,所以客觀地看,兩者現時的股息率,又或者是股價,都算在合理區間,並沒有偏低,因為如明年的香港經濟仍像2022年的話,領展的按年遞增派息,將有莫大的考驗;長建的業務分佈在香港、英國及澳紐,香港經濟固然係差,而英鎊、澳元及紐元都大幅下跌,究竟對長建影響有幾大,當中有無為匯率做對沖,這些都很難估計,不過由於長江基建自上市後一直都是股息按年增長,而且每年在業績的第一頁都會提及此事,相信李澤鉅十分愛惜這個招牌,不會隨便減派息,所以在派息風險上,長江基建應比領展低很多。

至於香港電訊及中信國際電訊,減派息的壓力就更低,兩者的業務,其實就像以前未向外闖的兩電一煤,非常穩健,而且兩者的股息率已跌至8至10%,遠比現時定存及ibond綠債吸引,近期股價反應較大,都是債息抽上導致獲利盤沽貨,由於他們的流動性及業務增長不及長江基建及領展,所以股息率較優勝是理所當然。貼近十厘是非常吸引的入場位,試想想只要未來兩年無穿無爛,最低限度是維持現有派息,資金已經回本兩成,就算往後經濟蕭條,都有足夠的安全水位去守,再者,如果真係蕭條,其他股一定死得慘過做電訊業務的,必須品永遠都會比奢侈品更堅韌的。

收息股現況更新
操作策略上,現時青冰手持的貨當然是潛水啦,但都是按既定策略去撈貨,愈跌愈撈,增加兩股在整個倉位的比重,為整個組合提供現金流及穩定性,香港電訊的成本價是9.83元,按欄位I的去年派息計,折合息率回報是7.5%,如能在8.6至8.8元附近再溝,成本價會拉低,這筆貨值的息率自會提高,而中信國際電訊的成本價是2.64元,折合息率回報是8.7%,暫時日日都排緊2.31元,即十厘息位置加注。

要預測息率何時見頂,近乎不可能,聯儲局委員都是看數據做人,市場普遍估計聯邦基金利率會在4.5%至5%暫時見頂,之後再睇經濟走向再決定下一步,現時該利率是3.25%,即是加多1.25%至1.75%。但由於幅度頗大,對港息的影響重大,現時的銀行體系結餘已貼近1000億元,一個月的港元同業拆息,在今天再創3年高位,報2.732%,港息再上,隨後影響到的就會是ibond、綠債、定存及收息股,所以分段吸納,拉低自己的成本價,將持股的股息回報率推高,還要適當地分散至以上幾個產品,相信就是抵禦大熊的最佳策略,除了定存外,其餘幾個都提供較優的流動性,萬一市況出乎意料的好轉,再轉投股市都只是幾個click就搞掂,但做定存就不需要挨價,買ibond綠債及收息股,點都要挨吓,究竟是否承受得了,就要睇自己的取向喇。

聲明: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,並不構成投資、買賣建議或推薦
Credit: 青冰投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