矽谷銀行(SVB)的失敗之處?

40年來,砂谷銀行(Slicon Valley Bank) 以ー個備受喜愛、令人舒適的家郷銀行形象,融入了風險投資圏。紅杉資本(Sequoia Capital) 合夥人莫里茨(Michael Moritz) 將這閒銀行比作「廣受喜愛的本地超市」,櫃檯後面的人知道每一名顧客的名字,微笑著把肉割下來賣給他們。他在3月 12日《金融時報》(Financtal Times)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,你可以指望矽谷銀行及其員工「打理社區花園、提供食品銀行或者陪伴老年人」。他說,直到上周的事件發生之前,紅杉資本一直建議新的初創公司在砂谷銀行開戶。

在倫敦、波士頓、紐約和加州帕羅奥圖等城市,砂谷銀行掏出支票簿質助科技會議、社交晚宴和歡樂聚會,在這些場合,壓力巨大的創辦人與同行和投資者們觥籌交錯。一位初創公司高層說,他總是建議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去約矽谷的當地代表共進午餐——他們認識業內每一個正在招聘的人。

砂谷銀行是針對一個特定行業的地區性銀行。這個行業恰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引擎之一,這使矽谷銀行成為美國第16大銀行,資產規模約為2000億美元。這地使得它3月10日的倒開成為自2008年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。

就在前一天,該銀行部分投資虧損的消息傳出,導致其母公司SVB Financial Group的股價直線下跌。恐慌的存戶試圖在一天之內提取 420 億美元一一這是一次快得驚人的銀行擠提。創業界的許多人都和砂谷銀行有業務往來,這就像是他們在自己的客廳裡偶然發現了無法控制的大火。

這間銀行進入聯邦存款保險公司(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,簡稱FDIC) 接管程序後,情況變得更加糟糕。當然,FDIC將承擔至多25萬美元的存款損失,但很多在矽谷銀行開戶的企業脹戶中的額遠超這個數額。創辦人擔心,他們又的錢己經蒸發了。一間企業在矽谷銀行存了超過4000 萬美元,整個周末,該公司行政總裁都在忙著排隊申請幾筆貸款,以彌補未來幾日向250名員工支付 120 萬美元工資的資金缺口。一般情況下,一間處在緊急關頭的初創公司可能會向其投資者尋求短期貸款,但很多風險投資公司也在矽谷銀行開戶,他們的資金也被凍結了。

為什麼似乎整個矽谷都將成百上千萬美元存入同一閒銀行呢?原因之一,就是矽谷銀行迎合了其他銀行並不真正了解的客戶需求。沒有收入但希望增長的初創公司需要貸款和公司信用卡;擁有寶貴股權但薪水很低的企業家需要按揭貸款。傳統銀行無視他們,但矽谷銀行會請他們吃午餐。初創公司創辦人格奥爾基(Lz Giorgi)發表推文說,在矽谷銀行接納她之前,有27間銀行拒絕了她申請的信貸額度。當支付公司Stripe 於2016年推出一項旨在幫助海外初創公司創辦人在美國註冊的計劃時,每個新孵化的企業都開設了一個矽谷銀行美國賬戶,因為這間銀行願意與没有社會安全號碼的人合作。矽谷銀行經常以友好的條款借錢給初創公司,只有一個關鍵條件:這間初創公司必須將幾乎所有現金存入矽谷銀行。

矽谷崇尚創新者和革命者,但也容易形成羊群效應。當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—一譬如人工智能一一變得炙手可熱時,創業者蜂擁而入,投資者也會爭先恐後地為他們提供資金。矽谷銀行表明,科技行業在把錢存到哪裡這一點上,也有相同的群體思維。

有些人可能別無選擇。格奥爾基說:「坦白說,我們這麼做是因為其他人都不理會我們。」和她一起在創業加速器大軍中的大多數同行都在矽谷銀行開戶,她說:「這是一間擁有40年歷史的銀行,在整個初創行業都享有良好的聲譽。」就個人而言,這似乎沒有風險。但整體看來,它在一個潛在的失敗之上,平衡了整個行業。

矽谷銀行誕生於1983年,事貴證明,那是在新經湾中心創辦一間新金融機構的完美時機。在接下來的39年裡,利率和通脹率基本上都在下降,随普電腦排山倒海股地變得更快、更便宜和更緊密地建接在一起,籍集資金變得更容易。現金大量湧入這個地區的風險投資公司和初創公司,然後他們又通過矽谷銀行的賓體和虛擬出納窗口把錢存進去。

在矽谷流傳著一句俗語:初創公司死於消化不良,而不是飢餓。也就是說過猶不及,錢太多和錢不夠一樣糟糕。並不是銀行把錢借給了無法償還的企業。相反,吸收了充足存款的矽谷銀行購買了債券。從信用角度來看,這些價券很安全——發行人不會破產——但它們的期限很長,收益率很低。當利率開始上升時,這就成為一個有毒的組合。去年,突然之間,利率開始大幅上揚。

或許是被長期處於谷底的利率水平所麻痹,矽谷銀行未能意識到情況會發生多麼劇烈的變化,這也是許多網絡公司共同的錯誤,它們看到疫情爆發後的第一年收入猛增,於是僱用了大量員工,卻未能預見兩年後它們不得不裁減超過10萬員工。(3月14日,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宣布裁減 15,000 個職位,這是它在過去六個月中的第二輪大規模裁員。)

當風險資本投資人開始警告他們,投資的矽谷銀行可能倒閉時,在數碼工具的協助下,提款潮一觸即發。這創造了商學院人士所稱的「先驅優勢」的黑暗版本。在矽谷銀行倒閉初創公司創辦人洪克 ( Quaid Walker ) 於3月9日設法透過電匯將資金從銀行取出。他說,行動最快的人一一也就是經常使用 Twitter的那些人不會焦慮,在這個平台上,有用的資訊經常與偏執看法混合在一起,這些偏執看法擴大了矽谷的資訊堆積效應。

矽谷銀行直接倒閉這件事,已經塵埃落定;存款人在經歷了一個可怕的周末後得到了保證:他們可以拿回自己的錢。然而,這種恐慌成為了一個苦澀的提醒:人們很難跟上世界變化的腳步,並迅速改變他們的設想。這不僅適用於科技迷。被認為目光敏銳的紐約股票分析師這次也失算了。但在科技行業,長期良好的運行強化了同溫層想法,而且這裡的文化認為,由一個機構採集大部分增長果實是没有問題的。因此,當有大事發生的時候,首先就會發生在這裡。

相關閱讀

  • SVB倒閉的危與機
    1. 聯儲局會否因應可能觸發的金融危機而改變加息政策,提前FEB PIVOT?2. SVB客戶中的香港上市公司,如股價因此大跌的撈底機會。
  • 矽谷銀行(SVB)可以避免爆煲?
    源頭係加息環境,令以前好興旺嘅科企IPO\VC\PE融資大幅下跌,但科企班大帝慣咗燒錢唔賺錢,於是就急速增加提款。
  • Credit: Bloomberg Businessweek Vol.2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