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經成功的人陷入「成功模式」,還沒成功的人才有機會尋找新的成功模式

80年代的經典電影《魯冰花》裡有句經典台詞:「有錢人的小孩做什麼都比較會」。
雖然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聽過這句XD,不過我說有錢人做什麼都比較厲害,想必不會有人反對。
但你可曾想過,有沒有什麼事是有錢人”沒有”比較會的呢?

據瑞士銀行統計,全球的億萬富翁中有超過六成都是白手起家,他們或許本來家境也不會太差,但與目前的成就來比,肯定追過了許多本來的「有錢人」,而他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呢?
我們知道很多富豪都是中輟,雖然中輟後來沒什麼發展的人多的是,但除了像比爾蓋茲、賈伯斯、祖克柏這些人的光芒讓人無法忽視外,數據上也支持這個論點,《富比士》統計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裡,有20%是大學中輟或根本沒唸大學。
這應該可以引出一個論點,他們並沒有遵循傳統的成功模式:獲得好學歷→得到好工作。

讓我們想想以前國中同學們,如果舉出賺最多錢的一個人,通常是以前成績普普甚至有點偏後的吧。
當然平均來講,成績好、學歷高的人收入會高一點,但總有那麼幾個,畢業後就去做生意、學一技之長,結果成就裴然。

這不代表讀書無用,只是成績好的,只要保持他們的優勢,就可以獲得符合自己期望的生活;相反的,成績不好的學生,如果不更加倍努力,甚至孤注一擲,可能只能得到差強人意的生活。
讀書是這樣,財富也是這樣。有錢人不會在單一個項目投入太多心力,因為他們只要能夠維持領先就有優勢,但沒錢的人,更會在值得發展的地方投注心力。

想想醫生、工程師、機師等高收入的職業,如果要他們投入副業,例如寫作、拍YT、錄Podcast,更別提跑外送了,他們有辦法投入多少心力嗎?
肯定沒辦法對吧,因為他們單位工時太值錢了,說不定工時也長(代表閒置時間少),所以第一他們沒那麼多時間,第二要把副業發展到「划算」也很困難,所以他們肯定不會投注太多心力在副業上。
這就是有錢人的劣勢:為了維持自己的優勢,不能太過分心。

反過來想,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層優勢,既然工作本來就不是很滿意,那就嘗試各種不同的副業吧。要把50分的工作做到80分太辛苦,但如果找出70分的工作,要做到80分就容易多了。
因此,如果你對本來工作不甚滿意,不管是工作內容、收入,這反而可以成為優勢,因為我們可以多方嘗試,直到找出自己的興趣,而且要把這項興趣做到「划算」可比原本收入高的人容易多了。

像上面講的寫作、拍YT、錄Podcast都是可以嘗試的,因為在一開始都可以只佔用自己下班的一些時間,屬於下檔風險有限,上檔報酬很高的投資,像這種投資可以的話你應該多投幾個,也許不會每個都成功,但風險報酬的不對稱可以為你帶來可觀收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