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資是匯豐升浪的推手

今年恒指累升逾11%,不少科網股都升兩成有多,但較少人提及的是,其實匯豐(0005)的股價也靜靜起革命,一度也累升兩成,只是早兩日金管局公佈負資產數字令市場驚一驚,拖累銀行股紛紛回吐2%,令匯豐強勁的勢頭稍為收慢。

騰訊(700)及阿里巴巴(9988)自十月低位反彈約一倍,非常誇張,但同是萬億市值的匯豐,去年在大跌市中損傷有限,最終在2022年更錄得3.5%升幅,不過匯豐的股價自10月的低位計,已累升五成,跌得少又彈得多,認真誇張。由於匯豐是環球銀行,所以青冰就將摩根大通及花旗銀行作比較,兩者分別從十月低位反彈四成及三成,而兩者的股價在去年都分別跌一、兩成,從股價表現去看,完全被匯豐甩開晒。

股價大幅跑贏,肯定是有資金在吸納啦,原本以為是北水作怪,阿爺命令資金暗手買貨,不過從CCASS的數字看,自10月底起至今,北手累積減持了近4000萬股,若只計2023年就好啲,淨買入了173萬大股,換言之,這個大浪將匯豐買上的,很有可能是外國勢力所為。從2023年的CCASS數字變動,首四個淨買入最多的分別是摩根大通、花旗、法巴及日資的瑞穗證券,頭三間是常見的外國勢力,但瑞穗證券的確是較少見到的名字。

翻查記錄,瑞穗證券在本港不算是十分活躍的劵商,現時持有的港股只有二百零隻,市值合共51億港元,但今年出手算是頻密,買入匯豐、中移動(941)、阿里巴巴、中芯(981)及中海油(883),合共增持了11億港元。聽講香港人在最近一季瘋狂「回鄉」消費45億港元,難道日資也禮尚往來,大手買入港股作報答?

回說匯豐,去年鬧得熱哄哄的話題,是有股東建議分拆亞洲業務獨立上市,當中包括單一最大股東平保(2318),也暗示如分拆有利經營及股東利益,也是值得研究的,但匯豐管理層多次表明分拆未能為股東帶來利益,而且仲會增加經營成本。通常股東跟管理層看法不一致,最積極的方法是坐低慢慢傾,另一方面亦可增持股權,提高自己談判的籌碼,但既然北水沒明顯的增持,似乎今次升浪的推波助瀾者,並非中資,所以令整件事更耐人尋味,匯豐仲有三星期就公佈業績,屆時睇吓大家對分拆的態度是否有變啦。

聲明: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,並不構成投資、買賣建議或推薦
Credit: 青冰投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