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金揸得比指數少 表現會更佳

看到一個幾有趣的大摩報告,趁市況乏善可陳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這報告的資料是來自每季度各大基金向美國證監SEC遞交的13F,有別於各大傳媒著眼的增減持、新買入或全數沽出等變化,這個報告的重點,是將大型機構投資者,手持的科技巨企佔倉位的比重,跟標普500指數的比重作對比。舉個例子,現時標普的最大比重是AAPL,佔7.38%,大摩就將各大機構投資者的持倉加起來,然後看看AAPL佔總倉位的比重,假如只佔6%,大摩就稱之為是underowned,反之就是overowned。較指數的比重買更多,當然代表比市場更看好,否則點會買咁多,反之亦然。

無論是AAPL、MSFT、AMZN、GOOGL及NVDA,標普指數的比重比基金們手持的比重高,AAPL及MSFT是明顯地underowned,分別有1.3%及2%差別。而大摩的報告亦發現,基金們手上揸唔少軟件股,比重遠超在標普的比重,做市場推廣及財務軟件的Intuit(INTU)最勁,基金們持股比指數比重多1.4%,Salesforce(CRM)及Adobe(ADBE)同樣是被基金overowned,INTU今年走勢唔算標青,但都升15%,ADBE升10%,最勁的CRM就累升56%。

但當我們回看AAPL、MSFT、AMZN、GOOGL及NVDA,雖然被基金們underowned,今年也累升32%、31%、37%、39%及110%,平均來說比以上overowned的軟件股較佳,所以我們也可以反問,究竟大基金們的回報是否比標普指數更好呢?進一步去想,究竟每個季度去深入研究13F,然後去跟基金大老去買貨,是否明智呢?還是買SPY更好呢?

大摩在報告的總結,說通常基金們比指數揸得少,就反而升更多,反之亦然,所以其實作為老散,實不應妄自菲薄,要跑贏基金其實唔難,而不少基金是比你想像中表現更差的,所以往後睇某某大基金說乜乜物物,睇完笑完就算吧啦。